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News related to DSE English exam

The below are the news related to DSE English report. Although all of us had already escaped from the public examination, I think those errors maybe also common among us. All of u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void such mistakes!          
  By April

Secondary pupils do poorly in DSE English exam: report

PUBLISHED : Friday, 01 November, 2013, 4:29am

E-mail writing, spelling, pronunciation and vocabulary were among the most challenging areas for candidates in this year's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nglish examination.
Only 48.5 per cent of pupils met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requirement in this subject, the lowest rate among all subjects, an official report stated.
Candidates performed worst in a task requiring them to write an e-mail to a potential advertiser requesting changes to a submitted advertisemen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which was published yesterday by the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Pupils sometimes struggled to combine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uch as editorial notes on the advertisement and policies reported in meeting records, the report said.
"Also, the advertisers should be include the business address and phone number in the advertisement" was an example cited in the report, in which the candidate failed to address the advertiser directly.
Spelling errors such as "chok" - a popular term among young Hongkongers meaning forcing oneself to look handsome - or "choke" for "chalk", "blockbroad" for "blackboard", and "frist" for "first" were common among the pupils.
In oral exams, examiners complained about candidates failing to understand key words or ideas. Some pupils talked about fried noodles and milk tea in a group discussion when the topic was about strange food, while other pupils said "I agree with you" despite errors.
Common pronunciation errors included pronouncing "robot" as "Robert" or "rabbit", "snack" as "snake", "healthy" as "heavy", and "pressure" as "pleasure", the report revealed.

懶得記生字 互聯網令你變蠢?

【經濟日報專訊】考評局列舉文憑試考生把簡單英文串錯,如粉筆的chalk寫成chok等。串錯字不足為奇,惟除了個人因素之外,也與互聯網提供方便有關?網絡科技令人聰明或變蠢,仍爭持不下。
考評局昨發表過去一屆中學文憑試的考試報告,當中包括英文寫作卷出現不少簡單英文詞語串錯,如chalk變chok、build變bulid、first變frist等(詳見港聞A30——「無夢想如鹹魚」 DSE考生當古語)。
串錯字的原因,或許與英語水平有關,也可能是考生一時疏忽,即使以英語為母語,也難保證不會串錯字。去年BBC調查,發現2,000多名受訪者中,三人當中有一人不懂串「definitely」,三分之二不懂串「necessary」
研究:學生串錯字上升
串錯字不足為奇,但有趣的是,不少研究將串錯字的問題歸咎於科技帶來太多方便,懶動腦筋所致。
「Spell check」檢查錯字的功能,唾手可得,上網搜尋也有Google Instant功能,關鍵字只要打第一、二個字母,系統已代你「想好」其餘字母及顯示搜尋建議,還需要人腦好好記生字嗎?
《Atlantic Wire》去年曾指,Spell Check功能令串字能力變差,並引用研究,包括史丹福大學比較1988年及2008年的學生論文,發現這20年間學生用錯字、串錯字的情況大幅上升。
本來目的是減少串錯字,但當人依賴了後是否反而更多串錯字?事實上,串錯字小事而已,引伸更大的爭議,是電腦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令人更方便、更容易獲得資訊,加上新功能層出不窮,但發展下去,是令人變得聰明抑或變笨?
善用互聯網科技,不少研究指可激發更多思考及創作,但搜尋引擎變得聰明,人就變得可動少一點腦筋去儲存資料,既然上網一查便可,一些簡單的事實資訊,還須用腦牢牢記住嗎?如此看來,大家容易串錯字,其實不難理解,就如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愈來愈方便,不也令人懶得記路嗎?
依賴GPS 易忘記走過的路
英國著名資訊科技作家Nicholas Carr曾於其著作《The Shallows :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指GPS讓人腦部儲存空間影像縮小,以致人容易忘記走過的路。
他又指,互聯網興起,拖低人的專注力,網上瀏覽資訊時習慣快速接收不同資訊片段,反而失去仔細閱讀的能力。他更引述作家朋友指,讀畢一本長篇小說也變得有難度了,倫敦大學學院也有研究顯示,使用互聯網時往往對不同資訊快速略過,甚少在網上閱讀長篇文章。
互聯網雖助我們更快掌握更多資訊,但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James Evans提出,過往親自到圖書館找資料反而有更多收穫,互聯網的搜尋雖然更快捷準確,但猶如只見枝葉,卻看不見整個森林。
互聯網令人變聰明,還是變蠢?2010年,美國Elon University便向895位科技專家提出這問題,他們的看法又如何?
變叻或變蠢? 爭持不下
當年約75%專家認為互聯網會令人變得聰明,如提升閱讀、寫作能力等;但兩年後的2012年,再問一次,則已幾乎扯平。認為互聯網令人變聰明的減少至只有約半數,另一半則認為是變蠢。
固然,互聯網發展對於人類智能發展的正面影響不容抹殺,有專家形容互聯網如變成我們的「外在腦袋」,可負起儲存資訊作用,換一個角度,腦部便可騰出空間,用於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搜尋、處理及整合資訊的能力等,這也是「腦力」的表現。
無可否認,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出門便能知「天下事」,視野知識的增長也與沒有互聯網年代,不可同日而語,但也令我們的腦袋改變了不少,記憶方式只是其一。試回想,你以前可以記得多少親朋好友的電話號碼?但如今有手機的記憶功能「代勞」,你又記得多少?

 

潮語壞英文 「Chok」當粉筆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部分中學文憑試考生在英文科烏龍百出,有考生寫作時誤將粉筆Chalk寫成港式潮語「Chok」,或將Snack(小食)讀為Snake(蛇),更盲目附和其他考生的講法。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昨日出版的英文科考試報告中指,考生在小組討論時,向其他考生釐清問題是平常事,毋須尷尬。有資深英文科老師坦言,能力稍遜的考生經常錯用文法,坦言課時緊逼而難以「補底」。
英文科考試報告披露不少考生的答題錯漏,參差的英文水平表露無遺,考評局指,考生不時「串錯字」,例如誤將粉筆Chalk寫為港式潮語「Chok」及Blackboard(黑板)誤寫為Backboard(籃板)等,甚至出現港式英語,例如寫成「Although I knew what I was doing was wrong」,表達「雖然我認為我做錯」的意思
  Robot讀錯為人名Robert
  口試方面,考生發音錯誤,將Robot(機械人)讀錯為人名Robert(羅拔),甚至Rabbit(白兔);Snack(小食)則讀錯為Snake(蛇)。在討論龜苓膏等香港「奇怪食物」(Strange Food)時,有考生引用奶茶等地道食物而離題,其他考生卻盲目附和。考評局指,向其他考生釐清問題是平常事,考生毋須尷尬,亦不用擔心會因而被扣分。
  然而,考評局亦稱讚個別選答有關流行文化的考生運用例子合宜,例如引用印度電影《作死不離三兄弟》,闡釋亞洲明星如何在西方國家贏取知名度。
  廠商會中學英文科主任鄧美儀坦言,能力稍遜的考生不時「串錯字」,「例如『I am fine』寫成『I am find』。」   記者 岑詠欣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手勢文化大不同

手勢文化大不同                                            By Kelly

各種文化對於肢體語言都有著不同的見解,以下將向大家介紹三種常見手勢的使用方法及其內在含義。
這三種手勢分別是:環狀手勢,豎起大拇指以及V型手勢。

1. .環狀手勢——"OK"

Don't show this to a Turkish, Maltese, German, Brazillian and Russian 19世紀初,美國報紙刮起了一陣以詞首大寫字母代表整個詞組的風潮,也正是因為這一風潮的流行,美國人開始使用這一手勢,而這一手勢也迅速在其他行業和領域流傳起來,成為了當時風靡一時的肢體語言。對於這一手勢所表示的“OK”一詞最初所代表的單詞是什麽,大家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它代表的是常常被誤寫為“ollkorrect”的“allcorrect”(完全正確),但有的人卻認為應該是反過來拼寫的“KO”——“knock-out”(擊倒對方)。     對西方人而言,環狀手勢“OK”表示“一切沒問題好的”;日本人則把它當成“金錢”的標誌;法國人認為這一手勢代表“”;而土耳其人和巴西人則把它當成一種侮辱性的手勢     另一種關於OK一詞起源的說法則是,OK其實是“OldKinderhook”(老金德胡克)的縮寫。19世紀的一次美國總統競選當中,有一位競選者名叫馬丁·範·布倫,他就出生於紐約州的金德胡克。於是,他的支持者便用“OldKinderhook”來稱呼他,並且以此為名成立了一個俱樂部來支持他。後來,這一稱呼就變成了他的競選口號之一。     很明顯的,從形狀上來看,環狀手勢中拇指與食指所形成的環形代表的就是“OK”一詞中的字母O。在所有的英語國家中,“OK”一詞所代表的含義大都是一致的。得益於美國電視電影的推廣,這一手勢及其含義迅速傳播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不過,在某些地方,這一手勢仍舊有某些獨特的淵源和含義。在所有的英語國家中,“OK”一詞所代表的含義大都是一致的。得益於美國電視電影的推廣,這一手勢及其含義迅速傳播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不過,在某些地方,這一手勢仍舊有某些獨特的淵源和含義。例如,在法國和比利時,OK還可以表示“零”或“一無所有”。有一次在巴黎,夜晚,當侍者將我們引導至餐桌之後,他問了我們一句話,“IsthetableOK?”(“你們對這張桌子滿意嗎?”)我們給了他一個“OK”的手勢。我正想坐下的時候,他卻突然回答說,“嗯,如果你們覺得不滿意,完全可以再換一張……”顯然,他誤解了我們的“OK”手勢,而把它當成了“零”或“一無是處,毫無價值”的意思。換句話說,他認為我們給他這個手勢,是想告訴他,我們不喜歡這張桌子。     如果你用“OK”的手勢來稱贊法國廚師廚藝高超,他很有可能會勃然大怒,並且毫不留情地將你趕出餐廳。     在日本,環狀手勢表示“金錢”。如果你在日本從商時對日本人做了“OK”的手勢,那他很有可能會把你的這一手勢當成是你向他索要賄賂的表示。在某些地中海國家,人們用這一手勢來表示“洞或孔”,而且當地的人還通常用它來暗指某個男人是同性戀。如果你對一名希臘男子做“OK”手勢,他會認為你想告訴他你是同性戀,或者你把他當成了同性戀。在土耳其人眼中,這一手勢帶有強烈的侮辱性,因為這代表“肛門”。在阿拉伯國家,這一手勢也很少見,因為當地人對它的理解為“威脅恐嚇”或“猥瑣下流”的意思。     20世紀50年代,理查德·尼克松在當選為美國總統之前,曾經訪問過拉美諸國,其本意是美好的,他希望能夠通過此次訪問緩和美國與拉美國家之間的緊張關系。當他走出機艙時,尼克松向當地等候的人群做出一個美國式的“OK”手勢以示友好。結果,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下面的人們對他噓聲一片。尼克松不知道拉美地區與美國的肢體語言在某些地方有著天壤之別。在當地人眼中,“OK”的手勢代表的意思是“你就是一堆狗屎。”     假如你經常跨國旅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每到一個地方,你就請教當地人關於侮辱性手勢的相關知識,從而避免發生任何可能的尷尬場景。假如你經常跨國旅行,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每到一個地方,你就請教當地人關於侮辱性手勢的相關知識,從而避免發生任何可能的尷尬場景。

2. 豎起大拇指

In Greece, this gesture will likely get you into trouble
在那些深受英國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譬如說、澳大利亞、美國、南非、新加坡以及新西蘭,豎起拇指的手勢包含了三種含義:首先,那些喜歡搭便車的旅行者常常會向來往的車輛做出這一手勢,意在告知車裏的司機我想搭便車;其次,表示“好,不錯,沒問題”,與“OK”手勢相似;最後,假如人們突然豎起拇指,那麽這樣的手勢便帶有侮辱的性質,表示“舉起雙手”或“就這麽著”。在某些國家,例如希臘,向前的拇指大多是在說對方“吃多了撐的”!
    千萬不要在希臘豎起大拇指搭便車。     正如我們在之前曾經提到過的,當歐洲人用手指計數時,豎起的拇指表示“1”,食指表示“2”;然而大多數英語國家的人在數數時通常用食指來指代“1”,中指表示“2”,在這種前提下,當他們豎起拇指的時候,他們想表示的是“5”。     這樣的手勢可以表示“好”、“1”、“舉起雙手”或“就這樣吧”。不同的地區對這一手勢的理解各不相同




3. V型手勢

 File:Churchill V sign HU 55521.jpg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英聯邦國家,這樣的手勢很常見,意思是“舉起雙手或擡起頭”。二戰期間,由於溫斯頓·丘吉爾的緣故,用這一手勢來代表勝利逐漸在世界各國風行起來。不過,當丘吉爾豎起兩根手指的時候,他的手掌是向外的。假如說話者做此手勢時,將手掌面向自己,這一手勢的意義就完全改變了,變成了一種帶有下流的侮辱性意味的手勢。     美國人會把這一手勢當成“2”,德國人會認為這是“勝利”的標誌,而英國人則把它當成“去你的”這一手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的英國弓箭手。當弓箭手們射擊進攻時,他們正是用食指和中指來扣住弓箭的。在當時,對一名技藝高超的弓箭手而言,最大的失敗並不是被對方殺死,而是成為對方的俘虜,從而失去了用食指和中指發箭的機會。於是,用食指和中指所形成的V字型手勢很快便在英國戰士當中流傳開來,成為他們在戰鬥中用來刺激敵人的一種標誌,意為“你並沒有打敗我,瞧!我仍然可以用我的兩個手指來發箭!”     然而,在歐洲的部分地區,手掌向內的V型手勢仍然可以表示“勝利”的意思。然而,在歐洲的部分地區,手掌向內的V型手勢仍然可以表示“勝利”的意思。因此,當一個英國人用這樣的手勢命令一名德國人“舉起雙手或擡起頭”的時候,德國人很有可能會認為是他在比賽中獲了獎。除此之外,V型手勢在歐洲的某些地方也可以表示“數字2”,所以,當英國人、美國人或澳大利亞人想用這樣的手勢來辱罵一名來自歐洲的酒吧男招待時,他們可能會有些失望。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們至少可以得到兩杯新鮮的啤酒。

所以大家去交流或旅行時記得要小心注意啊!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Why it is so hard in learning bilingual cyber culture?



I have been studying the subject: bilingual cyber culture for half of a semester, I gradually found that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is to discover the bilingual elements. 
Hong Kong is a former British colony; it’s common for us to code-switch between Cantonese and English. Living/growing up in a bilingual city, there are a number of situations where code-switching occurs and I’m just get used to it.

EXAMPLEs of Cantonese-English mixed code:

AT WOK
1.      we will say” 我聽日有個presentation” in stead of “我聽日有個匯報

AT LEISURE TIME
2.      we will say” HAPPY HOUR去唱K”In stead of”歡樂時光去唱卡拉 OK"

3 we will say” BREAK去食TEA” in stead of” 小休時去享用下午茶


These codes-switching are very common in HK public discourse, especially in the youth culture. It’s so hard for us to speak in pure Cantonese and sometimes only with the help of borrowing some English words can we express our inner feelings precisely.

Do you have the same feeling? Please feel free to drop a few line and let me know more about your opinions on this topic.

BY COCO LAM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Music Station!

Have you ever noticed that there can be more than one version of the particular song. This can be regarded as a type of bilngualism becasue there are different language version used in the same song. Let's look at the below example. The producerse reproduced the song by filling the other languages into the lyrics with the same melody and music lines. Besides, the title of the song can somehow reflect the bilingualism too!

1. 愛不疚(Love is not enough) by 林峯(Raymond Lam)

This song is sung in half-korean and half-cantonese. We could say it's a mixed code, code-switching and language mixing because Korean is a non-native language to the HongKongers. We can also conclude that it is a adoption of "minimal bilingualism". After all, this is always familiarised by the Hong Kong audience. The singer will distribute a bigger amount of  Cantonese than Korean when singing. Korean is in a minimum of usage of words in a second lanauge. However, the singer and his company may want to evok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Korean fans associated with the minimally used language.

For the song title, I think the tranlated english title is pretty good enough. But as a Chinese, I think the english title can't totally reflect the singer's regretted feeling(懊悔,內疚) towards the personna he sings to.

2. Dear Friend (亲爱的朋友)
This song originally is come from Korea. However, due to its popularity, the song had been reproduced in a
Chinese version, which sang by Shunzi (順子) and Yao BeiNa姚貝娜, who is one of the competitor in the voice of China 2013.


The Chinese Version:

跟夏天才告別 轉眼滿地落葉
遠遠的 白雲依舊無言
像我心裡感覺 還有增無減

跟去年說再見 轉眼又是冬天
才一年 看著世界變遷
有種滄海桑田 無常的感覺

Oh~ Friend 我對你的想念
此刻特別強烈 我們如此遙遠

朋友孩子的臉 說著生命喜悅
如果說 我們依然相戀
說不定在眼前 是另外情節

Oh~ Friend 我對你的想念
此刻特別強烈 這麼多年
Oh~ Friend 我對你的想念
此刻特別強烈 如此遙遠

Friend~

Personally, I am more touched by the Chinese Version in the Voice of China.

3. 浮誇 by Eason Chan (陳奕迅)
Below is sung in Cantonese, the version whose HK people are more familiarise with.

   
The above is the Putonghua version. The song is produced bilingually and upload to the media for example Youtube.

The singer sings this song intechangeably or bilingually with the Putonghua and Cantonese.
Please comment below to see if you can think of other examples!

Posted by Catheirne Lo Tsz Chin
`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Dongba?



Do you know what are they?

They are Dongba symbols (東巴文). This year, I went to Lijiang (麗江) with my parents. It is really a nice place which is one of the c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When I arrived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麗江古城) where it was the tourist attraction, I found that there were lots of paintings on the wall. After asking our tour guide, he said that the paintings were the symbols for Naxi people (納西人) to communicate in the past. These symbols even have a longer history than the oracle bone script (甲骨文). Naxi people used to record complicated events and express their abundant emotions through the Dongba symbols. Indeed, there are many Dongba symbols in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but I found that this one is the most special one because it is colourful and there are some chinese words nearby which inter-bilingualism is used.





There are some websites written by other bloggers about travelling to Lijiang.
Some bilingual features, such as transliteration and inter-bilingualism, are also used in these blogs.

Let's plan your trip to Lijiang!

Written by Summi :D

Do you know what is ukulele (烏克麗麗)?



In 19th century, a Portuguese immigrants brought this musical instrument to Hawaii and it gained great popularity there. Because of the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in internet, it became world-wide known in 20th century.

Actually, ukulele is similar to guitar which is made of wood and consisted of plastic or metal strings. However, there are only four strings in ukulele, but there are six stings in guitar. The sound of ukulele is sharper and more relaxed. So, it is easier to play if you want to learn some musical instruments!


Nowaday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learn ukulele free of charge apart from paying fees to the tutor to learn face to face, Watching YouTube is one of the ways.

Robynn and Kendy are the famous singers in Hong Kong who like playing guitar or ukulele when they are singing. They also upload some videos for self-learning the ukulele.

Together is sang by Cheng Yee Kin orignially, but this MV is covered by Robynn and Kendy. There are also some bilingual features inside the song. Hope you like it.


每與你一起這心都很高興 能陪著你世界再沒悶事情
全部雨天轉睛 絕對好心情 逢凝望那對關懷我眼睛
這次不可一起多麼的想你 和回味與你幹過所有事情
誰令我心傾情 別了更加鮮明 期待快快再次見面和講你聽 
最愛是你 生命動人因有你 我掛念你 深夜達晨曦
常自不覺地 日夜算日期 而時日減少你長得似世紀
仍最愛是你 堅定自持因愛你 縱隔萬里心跟你飛
今天你請珍重 寂寞你便盪來 來甜夢中把臂
風吹雨飛 多晚都等你 (一起四飛 分也一起) 
你我縱不一起心心都呼應 來函內你也說了相似事情
同述世間光榮獲到也等於零 如沒有你以愛永在旁邊照應 
Every little thing, every little baby
Every time when I miss you baby
Everday, everyday
every I'm bonour be together
Every little thing, every little baby
Every time when I miss you baby
Everyday, everyday
everyday I'm always looking for
And I'm loving you babe 



Written by Summi :D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香港起底文化


起源與發展                                                           By Kelly

在香港,「起底」源於警方等執法機構,調查疑犯的背景資料,其後被傳統媒體廣泛採用的手段。由於1990年代中期及以前,個人電腦及互聯網並未普及,故「起底」文化僅止於傳統媒體。
網絡社群上的「起底」文化,自2000年代初期起盛行於高登討論區,並擴散至其他討論區等社交網站。
由於網絡是匿名的,網民之間互不相識,除了ICQMSNE-mail之外,最多也僅止於查IP而知道其所在地而已。「起底」文化之所以出現,是「自貼」與「自拍」等分享文化日益盛行有關。有個別網民為了彰顯個性或分享生活,於網站上放出自己的相片或影片,讓其他網民評頭論足,從而引起網民關注。同時期,免費網絡相簿與YouTube等短片分享網站開始流行。2006年發生巴士阿叔事件,是令「起底」成為潮流的重要爆發點。因為此次事件令網民意識到一個「普通」人會驟然成為網絡名人,而發掘的樂趣亦是滿足了網民的好奇心。
隨後一旦發生不平事件,或出現族群矛盾,便會有人煽動網民將之起底,其中以男女之間族群的矛盾(「港女」或「毒男」、「狗公」等有關題材)廣受關注。

於高登討論區的情形

「起底」於高登討論區非常盛行,部分被視為小朋友高登會員曾以「起底」為榮,在2005年還自發組織「起底組」。他們會用各種方法(例如利用Google搜尋)收集目標人物的情報,然後把「成果」(例如ICQ號碼、MSN帳號及電郵地址)以及真實資料(如真實姓名、個人照片、手提電話號碼及住址)轉載到高登,以方便其餘高登人發起聲討行動。

有時某些會員會出賣他們的朋友,把朋友的照片都展示給其他人看。這種出賣朋友的行為,通當都會被尊重私隱的網友鄙視,較成熟的高登人亦普遍採取「膠都費事俾」的態度對待煽動者。有時網民又假扮起底成功,實則貼出的是敵人的資料;有時敵人與當事人相似,令其他網友深信不疑,向敵人作出人身攻擊。其中一單證實「借刀」成功的例子,是2008年網民亂指大學生為強姦案疑犯事件
雖然高登討論區成為眾矢之的,但事實上高登有一些分辨是否借刀的準則,故此在高登借刀一般是失敗收場,該討論區的會員亦普遍對起底等行為沒有好印象,對於企圖借刀之人更會猛烈抨擊。
值得一提的是,高登討論區存在過的起底組都是非官方組織,亦不如多數局外人所形容般是一隊專門起底的團隊。
例如像最近很有名的14巴惡女,新聞一報導後,該名女生已被起底。並被人公佈所有她的資料。
香港的起底文化確是十分恐怖。
但也因此成為
香港本土的一種文化特色。







方法





起底的方法可算是千變萬化,被起底者更是防不勝防。事實上,很多時受害者都是因為沒有或不懂好好保護個人資料,例如花心機管理facebook帳戶的私隱設定等,才會被有心人士有機可乘。

利用搜尋器

最簡單的起底方法,就是利用網頁搜尋器(例如Yahoo!Google等),輸入對方的網名即可找到相關網頁,包括私人網誌、網絡相簿、討論區文章等。網民透過一些蛛絲馬跡,找出對方的真實姓名、年齡、自貼照片、MSN電郵地址等資料,然後把有關資料,在網絡社群上公開。

利用駭客軟件

而最深入的起底方法,包括利用截聽軟件或駭客軟件等工具,得知目標人物的IP位址,從而知道目標人物的所在位置,或者到過什麼地方等。除此之外,目標人物的IP位址是來自哪一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更有機會被查出來,從而查出目標人物的登記資料。另一種入侵方式是,在目標人物的電腦內暗中安裝間諜軟件或其他惡意程式,從而盜取個人資料。視乎起底方式,這種利用駭客軟件進行起底行為有機會觸犯法律。不過由於利用駭客軟件起底需要較高的電腦知識,而大部份起底者的電腦知識不足,加上怕觸犯法律,故香港極少出現以此方式起底的事件。

利用社交工程

若果搜尋器、駭客軟件等無法將當事人起底,就會用到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社交工程通常是指起底者誘騙受害者透露密碼或其他涉及個人私隱的資料,或透過多方面詢間其他網民,套取有關目標人物的零碎個人資料,然後再加以整合而成。前者可能觸犯法律;後者則屬於一種網絡情報搜集,由傳媒到一般網民都廣泛採用,故後者在內地又稱為「人肉搜索」。

使用檔案分享軟件

使用智能手機程式

網民使用檔案分享(P2P)軟件,亦有機會遭受起底者套取個人資料。例如由台灣軟件公司開發的Foxy檔案分享軟件,若果設定不當,會被視為一款用作起底的軟件。
不少智能手機的免費或低價應用程式(apps)使用條款,隱藏不少泄露私隱的陷阱。一旦用家答允條款,就會授權程式開發商蒐集用戶個人資料和照片,甚至調查行蹤和通話對象等。
曾經有傳媒報導指,一款Android智能手機平台設計的應用程式「起你底」,專門搜尋目標人物於司法機構受審的紀錄(包括債務、刑事及民事訴訟等),有機會威脅更生人士的個人私隱和日常生活。[6]私隱專員公署終於在2013年8月13日發表報告,指出該應用程式,嚴重侵犯資料當事人的私隱,並已發出執行通知,指令資料庫營運者停止向程式供應資料。公署認為,程式披露的資料,雖然本身是公眾可以查閱,但程式做法是超越投訴人對於資料如何被使用的合理期望,以及偏離司法機構、破產管理署及公司註冊處收集資料的目的。

不誠實的電腦維修員

坊間的電腦維修商亦要小心選擇:因為一些電腦維修員,對個人資料保密操守會有參差,個人資料有可能透過處理資料的電腦維修員洩漏出去。此類起底方法中,最經典的案例莫如2008年陳冠希淫照事件

在討論區「出賣朋友」

某些青年經常瀏覽的熱門討論區,更開設「出賣朋友專區」,由網民貼出同學、朋友相片,由其他網民評頭品足、任意批評。該專區列明所有帖子,必須含有照片及必須看見樣子,但嚴禁披露相中人的任何個人資料,包括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學校、住址等。專區亦提醒被出賣者,如發現被出賣而沒有允許任何人發布相片,可以報警求助。不過,仍有網民公開他人資料,如就讀學校、花名或只省略全名其中一個字。

利用公開資料

政府理論上儲存了全港所有市民及機構的資料,當中不少屬公開資料,如公司註冊、訴訟及破產紀錄等,可依既定程序申請查閱。記者作偵查報道時,經常以此方法向調查對象「起底」順籐摸瓜,而一般市民其實亦可進行查冊等查詢。
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從司法機構、破產管理署、憲報及公司註冊處等公開途徑,收集涉案人姓名、身分證號碼、地址、訴訟案件編號和公司董事資料,匯集成資料庫後供用戶付費搜尋,表示可方便市民招聘家庭教師或家傭,在處理物業租務或做生意時可審查商業伙伴、租客。個人資料私隱公署認為程式已超乎政府及法庭公開相關資料的合理期望,故於2013年8月7日要求營運者停止供應資料。有關報告掀起社會對如何兼顧個人私隱及善用公開資料的討論。
同時,個人資料私隱公署亦發出的《使用從公共領域取得的個人資料指引》,協助資料使用者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