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glish Kelly
現今在大學,我們同學之間會經常說很多難明的說話,例如:
"做PAPER真係好CHUR呀!"
"咪咁HEA啦你! "
事實上,這些都是Chinese-English, 一般被稱為: Chinglish,可以算是一個新創的英文生字。中文可解作:「中文式的英語」。
語言學家對於 Chinglish 的解釋及所帶來的影響並不一致。有些把Chinglish定義為:「中英夾雜」(code mixing), 有些則認 Chinglish 只是 「中英互換」(code switching),有些卻認為 code mixing 與 code switching 是多一樣東西,一律是指「中英夾雜」。
一種語言裏所用的用詞/用語稱為 code,正如 bar code 一樣,是用來表達某種語的符號象徵。
有研究香港語言特徵的語言學家/學者認為,Chinglish 最合理的解釋是:code mixing (中英夾雜),這也是導致香港學生英文成績沒進步,甚至退步的原因。
以下的解釋就以Chinglish = 「中英夾雜」= code mixing為大前提。 簡單來說,code mixing 的層面可分為: 字詞/句子。若果再細分可以為: lexical, semantic, syntactic code mixing 等等。
譬如說,香港人稱 taxi為「的士」,這已經是 code mixing 的一種,這種例子,「的士」是 loan word (漢語外來詞) 。而外來詞是code mixing中最常見的。另外,香港人說「開電視」、「開門」,一律用一個「開」字,有些人用英語時,也講成:open the TV, open the door,用錯了open 這個字,這也是code mixing 的一種。那些都是「字詞」上的 code mixing.
另一些例子是:「你時間就 call 我」、「Oh, my God! 你係真唔係呀?」,這些都是句子中的 code mixing.
還有以下例子:「我想去公園玩」。Chinglish 會講成: I want go the park. 這就是現今大多數人所認為的:Chinglish (用中文的句構去寫英文)。
其實code mixing/code switching 是 Bilinguals (學習兩種語言的人)常見的情況。 有人認為這有助 bilinguals 學習兩種語言,有些則認為這是bilinguals 好好學習及掌握兩種語言最大的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